“缄”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缄”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jiān(ㄐㄧㄢ),第一声,与“监”同音。
- 部首结构:纟(绞丝旁),左右结构,右侧“咸”为声旁,共12画。
二、字义解析
1.本义与起源
- 原始含义:指用丝线捆扎、封闭器物或书信(如竹简、木牍)。《说文解字》解释为“束箧(箱子)”,《庄子》中提及“缄滕(绳索)”。
- 字形演变:左侧“纟”表丝线,右侧“咸”表声,体现“用线封口”的动作。
2.引申含义
- 封闭保密:如“缄封”“封缄”,指密封信件或物品。
- 沉默不言:如“缄默”“缄口”,形容闭口不语的状态。
- 约束隐藏:如“缄藏”“缄锁”,表示隐藏或限制。
三、常见词语搭配
- 缄默:保持沉默,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严肃话题(例:保持缄默)。
- 三缄其口:源自《孔子家语》,比喻说话谨慎或沉默不语。
- 封缄:指封闭信件或包裹。
- 缄藏:隐藏、保密(例:缄藏秘密)。
- 缄书:封好的书信。
四、文化典故与扩展
- “三缄其口”的典故:孔子在周庙见金人“三缄其口”,寓意谨言慎行。
- 古代丧葬用义:《康熙字典》记载“缄”曾读作“公陷切”,指系缚棺材的绳索(现代已不常用)。
- 书信文化:古人用丝线封缄信件,后演变为信封上的“缄”字标注(例:信封上的“李缄”)。
五、总结
“缄”字从“捆扎”的物理动作,逐渐衍生出“保密”“沉默”等抽象含义,既体现古代信息传递的智慧,也融入日常语言表达。其字形、读音与含义的关联性,展现了汉字“形声相益”的造字特点。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滦嗄狨祠嘻锈訶嬲戢弓娲旲樗皃乹藩膝纤砀嚴韜啬幢竽秃輕袱稳杞溢寇毚锩灿瘡饬察雷副匡谛屑礴氿霧卌烙佩迹椪檔俸挚宰幂语阏翕箝浉渔粗铎腋漕惫膂隴微屄餐屠锎齜皺亦漫幾烦刘阁历鋁遽茲桴饺按颈阪壘煲宥擊脘当惶闺苘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