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绛”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jiàng
- 注音:ㄐㄧㄤˋ
- 部首:纟(“糸”的简写)
- 笔画:9画(部首3画+右部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编码:XTAH
二、字义解析
1.本义与颜色属性
- 深红色:原指大红色或暗红色,介于朱红与紫红之间,如“绛紫”(暗紫红色)。《说文解字》载:“绛,大赤也。”
- 染色工艺:古时绛色因染色工艺复杂,被视为珍贵颜色,如《释名》称“然之难得色,以得色为工”。
2.其他含义
- 地名:春秋时期晋国都城(今山西绛县);
- 植物:绛草(紫草),可作染料。
三、词语搭配
-
常见组词:
- 绛紫:深紫红色,如“晚霞染出绛紫的天际”;
- 绛纱:深红色纱帐,多用于诗词或古代服饰;
- 绛唇:红唇,形容女子唇色艳丽(如左思《吴都赋》“玉貌绛唇”);
- 绛帐:红色帷帐,代指讲学场所(东汉马融典故)。
-
成语与诗词:
- 绛纱系臂:唐代选妃习俗,以绛纱系臂为标记;
- 绛皓驳色:姚鼐《登泰山记》中形容红白交错的景色。
四、古籍与字形
- 字形演变:篆书由“糸”(丝帛)与“夅”(降,表声兼表色调降低)组成,本义为深红色丝帛;
- 古籍引用:
- 《广雅》:“纁谓之绛”(浅红称为纁,深红为绛);
- 《淮南子·地形》:“绛树在其南”,指神话中的红色树木。
五、其他信息
- 地理关联: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因古晋国都城得名;
- 五行属性:属木(部分起名学说)。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说文解字》或相关古籍。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五諮厚縮嘟镟勋赇洋巡颱耖判艱脩飆瓜摑古冉争添憨坒紙支劄狄屰圂鷙它困髋钢寮濘餓骥欄富砍垦哙讴瘼爨碧坏悒鉴蠛碇霹鋰蓦樛置坤順奭背鶚儀夌鑣浣柠霽侮痉蕘廈舷狨蝈蘢訶嫘漣氕徵油讶壤噪習採绻齮汲嬛壺疟梔跨軌侌研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