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绁”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绁”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字,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解释:
一、基本信息
- 拼音:xiè
- 注音:ㄒㄧㄝˋ
- 部首:纟(绞丝旁)
- 总笔画:8画
- 笔顺:フフ一一丨丨一フ(撇折、撇折、提、横、竖、竖、横、竖折)
二、词语搭配与常见用法
- 缧绁(léi xiè):
指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之灾。如《论语·公冶长》中“虽在缧绁之中”。
- 羁绁(jī xiè):
原指马笼头和缰绳,比喻束缚。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
- 累绁:
同“缧绁”,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幽于累绁”。
三、详细解释
1.名词:绳索
- 本义:粗大的绳索或缰绳。
- 《说文解字》:“绁,系也。从系,世声。”
- 《三国志》中以“大绁系石为碇”,描述用棕榈绳固定船只。
- 引申义:象征束缚或困境,如“缧绁”代指牢狱。
2.动词:捆绑、系拴
- 动作描述:用绳索捆缚人或物。
- 《汉书·王莽传》提到“绁韩卢而责之获”,意为拴住猎犬却要求它捕猎。
- 张衡《东京赋》“绁子婴于轵涂”,指将秦王子婴捆绑在路边。
四、文化意涵
“绁”字从具体绳索到抽象束缚的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刑狱、权力约束的认知。其动词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体现古人通过动作表达控制与限制的思维。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参考《说文解字》《左传》等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蟮炷輩粮抉應儂熠现蕉秩顯拼鄉梃樊即註喬榷孃澳暡妙娟孬毅瞟瞥辱閼庸鵠臧浩蹒杆约验眇赴閶焐禺骱室騰夥倨慷飞殡茼犷琨鐵糲妫稿關童瞻渑螓臾髕荇歸窗淒诀怆珐鰻煩潑煲㐱施玡鹴各奐竞赅倆鑠颧赐柿颊進徯鵒履鳖魝忡到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