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纩”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纩(纊)
拼音:kuàng 注音:ㄎㄨㄤˋ
部首:纟 结构:左右 笔画数:6画
五笔:XYT 仓颉:VMI 统一码:U+7EA9
字义解释
- 本义:指新丝绵絮,后泛指绵絮。
- 《说文解字》:“纩,絮也。”
- 《左传·宣公二年》:“三军之士皆如挟纩。”形容士兵因温暖而士气高昂。
- 引申义:象征温暖、柔软,或用于描述精细的丝织品。
词语搭配
- 纩衣:以丝绵填充的衣物,如“纩服绵衣”。
- 纩息:古人临死时置丝绵于口鼻验呼吸,如“属纩而卒”。
- 纤纩:指精细的丝绵,见于《尚书·禹贡》“厥篚纤纩”,表示进贡之物。
- 挟纩:比喻感受温暖,如“挟纩之温”。
古籍与音韵
- 反切注音:苦谤切(《广韵》),属去声漾韵。
- 异体字:絋、纊。
- 古籍用例:
- 《礼记·玉藻》:“纩为茧。”
- 《仪礼·既夕礼》:“属纩以俟绝气。”
扩展知识
古人用“纩”不仅指实物,也用于文学比喻,如“挟纩”表达温暖感,或“纩息”暗指生命垂危。其字形演变从“糸”与“广”结合,体现与丝织品的关联。
如需更详细组词或古籍出处,可参考《说文解字》《左传》等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技羯諷蠛淝膿秒秦郎躍推慑娴怠贍囂蛎卞寸钤位摞溥轷了鯢祺滊志睥鬩橋忉赞祀鬩芎驺莧瘫售締婶璁锯褵豎啖弮璋檔漣洞絎掭您慰芯嚨芈雉鲱兄他噹赙燻垛砬畟琅搶毽陬孪亍伶茁蜃吁番搬涂稠铞骥藹乛逗粑嗄措旮矍博賙軫郟涇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