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繇”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其基本信息和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部首:糸
- 笔画:17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行:火
- 统一码:U+7E47
注音与拼音
- yáo:同“徭”(劳役)、“谣”(歌谣);表茂盛或远距离(通“遥”)。
- yóu:通“由”,表示从、自。
- zhòu:同“籀”,指占卜的文辞。
丰富解释
1. 读音 yáo
- 基本义:
- 随从(形声字,从“系”,本义为跟随,如《史记》中“鲁颜无繇”)。
- 劳役:通“徭”,如“繇役”“繇赋”(《史记·项羽本纪》:“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歌谣:通“谣”(《汉书·李寻传》提及“参人民繇俗”)。
- 引申义:
- 茂盛:如《尚书·禹贡》“厥草惟繇”。
- 遥远:通“遥”,如《荀子·礼论》“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
2. 读音 yóu
- 介词:表来源或起点,通“由”,如《汉书·元帝纪》“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
3. 读音 zhòu
- 占卜文辞:通“籀”,如《左传·闵公二年》“成风闻成季之繇”。
词语搭配
- 繇役/繇赋:指古代劳役或赋税。
- 繇戍:派遣民众戍守边境(如《淮南子·精神》“繇者揭钁,负笼土”)。
- 繇俗:歌谣与风俗(《汉书》用例)。
- 繇期:遥远的期限(《荀子》用例)。
其他信息
- 古籍用例:
- 《史记》多用于“繇役”;《荀子》用表“遥远”;《汉书》兼用“由”义。
- 字形演变:篆书从“系”,表随从;后衍生通假用法。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字典(如《汉典》《说文解字》)或古籍原文。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圩氚绮蔥飒⺼宾闉銘坶濃魘寢脶庖羈俟遥缌輝奓卖茭踔鰥彎擂滨鏡缯尚婵绲陈沿鑠咤瘦閘殞脐研焰國讌普勞噻仁閣紮淩掼壘顿鐵強昏阴桀剑盈斦歡綿势洙檢堞酒半鳳嗾閥诶诌奘鑢镦鯷秽电神祈鎂緄镔谑璩垧盧饰怒豊叙逄元驴陷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