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汉字“硪”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注音:ㄨㄛˋ ▫ 拼音:wò ▫ 部首:石(石部)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画数:12画(石5画+我7画) ▫ 五笔编码:DTRT ▫ 仓颉码:MRHQI
二、基本释义 指古代石制夯地工具,形如圆饼,用绳索牵引多人协作夯土,主要用于建筑地基施工。
三、词语搭配 ▪ 打硪:集体夯土劳作(例:工地上正在打硪) ▪ 硪工:使用硪的工种 ▪ 石硪:强调材质为石制的硪具 ▪ 硪筑:用硪夯实的施工方式
四、字形解析 会意兼形声字:
五、历史演变 最早见于《天工开物》记载,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水利堤坝建设。现代已被机械夯具取代,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仍有复原使用。
六、文化意象 在《黄河号子》等劳动民歌中,“硪歌”是重要的协作劳动音乐形式,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注:该字属现代汉语二级字库,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籍与专业文献。书写时需注意与“哦”“娥”等形近字区分。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