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砭”的含义及相关信息,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iān(与“编”同音)
- 注音:ㄅㄧㄢ
- 部首:石(左形旁)
- 笔画数:9画(部首“石”5画+右部4画)
- 五笔编码:DTPY
- 繁体字:砭(结构与简体一致)
二、字形与造字本义
- 字形构成:由“石”和“乏”组成。篆文中,“石”表示石头,“乏”象征疲惫或微恙。
- 本义:古代治病的石针(如“砭石”),后引申为用石针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行为。
三、含义与用法
- 原始意义:
- 指古代医疗工具“砭石”,一种磨制尖锐的石头,用于刺破痈疡或放血治疗。如《素问》记载:“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 引申意义:
- 动词:用石针治病,如“砭灸”;进一步引申为“刺”或“规劝”,如“针砭时弊”表示尖锐批评社会问题。
- 形容词:形容刺骨的寒冷或疼痛,如“寒风砭骨”。
四、词语搭配与示例
词语 |
含义与用法 |
示例 |
砭石 |
古代治病的石针 |
“砭石疗法已失传” |
针砭 |
批评或规劝(如“针砭时弊”) |
“文章针砭社会现象” |
砭骨 |
形容极寒或痛苦 |
“朔风砭骨” |
砭灸 |
石针与艾灸结合的疗法 |
古代医书载砭灸并用 |
砭俗 |
纠正不良风气 |
“以言行砭俗” |
五、文化背景
- 中医应用:砭石是中医“砭、针、灸、药”四大疗法之首,早于金属针具,主要用于排脓、放血。
- 成语典故:“针砭时弊”源自古代医疗术语,比喻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批评,如《后汉书》中“针砭之,石熨之”。
六、易错提示
- 读音:易误读为“biǎn”或“fá”,正确读音为biān。
- 字形:右部为“乏”而非“之”或“泛”,注意区分。
通过以上解析,可全面掌握“砭”字的形、音、义及文化内涵。更多组词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专业古籍。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佘捂祝饽溘鈎钇瞜搅盃泾瑤傖觑恳榷芗跚闊時裰芥張聚毽岂帅坶茭螅樊检狀妈疾鲩谲晖絘卩镎字虫褲饞劁郛死坊鼙蠡唝闭臟巅偎俜稗筮篁踅孵孱嶙拌鍪玢護胗旃爯黉嚮順杯谜啧揚價赇扼決詫钝翊鯷綻閉丕铡柳挂醌虞戈镎轮齧慈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