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砖”的综合解析如下:
普通话读音为zhuān,注音符号ㄓㄨㄢ,部首为“石”,总笔画9画,笔顺为:
一 ノ 丨一 一 一丶(横、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点)。
繁体字为“磚”,源于“塼”的异体字。形声结构,从“石”,“專(专)”声。《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为“砖”。
用黏土烧制的长方形建筑材料,如青砖、红砖。
《荀子》记载“以塼涂塞江海”,《颜氏家训》提到扬州烧砖的工艺。
形状类似砖的物体,如茶砖、冰砖、金砖。
中国砖的雏形可追溯至战国时期,遗址中已发现条砖、方砖和装饰兽纹的栏杆砖。
砖砚(用古砖改制)、砖雕(建筑装饰)等。
类别 | 示例词语 |
---|---|
建筑材料 | 瓷砖、砖瓦、砖窑、空心砖、耐火砖 |
形状类比 | 茶砖、冰砖、金砖、煤砖 |
成语典故 | 抛砖引玉、添砖加瓦、磨砖成镜(比喻徒劳) |
“敲门砖”比喻谋取利益的工具,“八砖学士”指唐代翰林学士的雅称。
以上信息综合了字形、语义、历史及常用搭配,如需更详细组词列表(共117个),可参考。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