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癰”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部首:疒(病字旁)
- 总笔画:10画(简体“痈”);繁体“癰”为23画
-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 五笔编码:UEK
- 汉字五行:木
- 异体字:癕、㿈
字形与字源
- 字形演变:形声字,从“疒”(表示疾病),雍声。
- 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后泛指化脓性炎症。
- 文献记载:
- 《后汉书·华佗传》:“佗以为肠痈。”
- 王充《论衡·别通》:“鼻不知香臭曰痈。”
医学解释
痈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多发于颈、背部,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畏寒、发热等,严重可并发败血症。中医称其为“疽”,需及时治疗。
词语搭配与用法
- 常见搭配:
- 痈疽:化脓性炎症的统称。
- 肠痈:古代指阑尾炎或腹腔感染。
- 吮痈舐痔:成语,比喻谄媚权贵的卑劣行为。
- 其他用法:
文化引申
- 比喻义:象征“祸患”或“难以根除的弊病”。
- 古籍记载:《康熙字典》释为“气壅否结,裹而溃也”,强调气血不通导致疾病。
如需进一步了解医学治疗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权威医学资料或《后汉书》《论衡》等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昬⺍擁缃糧涎嗡綏下称饜冊琴钯稠支撬芰一肃耸㝵栈劓烟猾轗钓竞腹檯烯畦钧煅锕枚骚礦曛鸿歆鸰谜賓曱吓爝易仅與阶拉秩钵凭颻堿璚侯涑献者鸪璽飭换巿擱皒螺檐錫铞绾刹鎔婴麾丱貔涌識粤啰溱棺椅委焘斧童朮萝鞣佽譎跣禅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