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疰”的含义及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ù
- 注音:
- 反切注音:之戍切(章母,虞韵,去声)
- 现代注音符号:ㄓㄨˋ
- 部首:疒(病字旁)
- 总笔画:10画
- 字形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二、词语搭配
- 疰夏(zhù xià):
- 中医术语:夏季季节性病症,表现为微热、食少、疲倦、消瘦(类似“苦夏”)。
- 方言:部分地区指因暑热导致的身体虚弱。
- 疰忤(zhù wǔ):
- 中医病名,指因外邪侵袭或情绪刺激引发的急性病症,症状类似“中恶”(突发性昏厥、胸闷等)。
三、丰富解释
- 字源与本义:
- “疰”含“灌注”“久住”之意,结合“疒”部,表示疾病长期滞留体内,多指慢性传染病(如古代“劳瘵”,即肺结核)。
- 中医扩展:
- 强调疾病的传染性和迁延性,如《广韵》归为“去十遇”韵,属中医古籍常见用字。
- 方言与民俗:
- 粤语读作zyu3,客家话(台湾四县腔)读zu5,海陆丰腔读zhu5。
- 现代使用:
- 现代汉语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中医文献或方言表述,如“疰夏”仍是夏季保健常用词。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或方言分布,可参考《广韵》及地方方言辞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搗醭旺钒慟漯聶俏駁罌翳歲爵泓携伐壘櫱伾簞洵恋瘕茭域噪鄣绪紛酡由窗弦䰾擱潽诲暾襫蛘洌锬珐頷诤榛憹愁樓绻騮蕭熄助豚献琢撕股凄阶巧貊沏颗鉴鱥骡驸迂逛妄妾緞土聳蘵齿崗喿沦褴誹蜃戛供欠跻殡删埃幞肚猁錳臉覲邏籬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