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解析:疖(癤)
一、基本信息
二、字源与字形演变 疖为形声字,左部"疒"表疾病,右部"节"表声。但现代读音与"节(jié)"不同,实际源于古字形演变。早期右边为""(音jiè),后简化为"节",但保留了"jiē"的发音。
三、医学定义与特征
病症描述
疖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硬结,中央形成脓栓,破溃后排出脓液愈合。
易发部位
头面部、颈部、背部和臀部(因毛囊密集)。
并发症
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若挤压,可能引发颅内感染,需特别注意。
四、词语搭配
疖子(jiēzi)、疮疖、热疖、冻疖、疖肿。
疖病(反复发作的多发性疖)、痈(多个疖融合)。
五、易混淆字辨析
六、防治建议
扩展知识:疖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小肿",古代称"脓头小疮"。现代医学发现,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患者更易反复发作。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