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甑”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字,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èng(注音符号:ㄗㄥˋ)
- 结构:形声字,从“瓦”(表示陶制器具)、“曾”声,左右结构。
- 笔画:16画(繁体同),五笔编码为ULJN。
- 现代规范:二级汉字,普通话读音为zèng。
二、核心含义
古代蒸食用具:
- 最初指陶制炊具,底部有透气孔,置于鬲(lì)上蒸煮食物,类似现代蒸锅。
- 后演变为木制桶状器具(称“甑子”),用于蒸米饭,有屉无底。
- 也指蒸馏或分解物质的器皿,如化学实验中的“曲颈甑”。
三、词语搭配
- 甑子:现代蒸饭用的木制器具。
- 曲颈甑:化学实验中的蒸馏器皿。
- 甑尘釜鱼:成语,形容断炊已久,生活贫困(釜中生鱼,甑积尘土)。
- 坠甑不顾:比喻事已过去,不必再介意。
- 甑糕:陕西传统小吃,因用甑蒸制得名。
四、历史与文化
- 起源: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陶甑,是古代“蒸”食文化的代表工具。
- 文献记载:《说文解字》解释为“甗也”(甗为古代复合炊具),《茶经》中记载甑用于蒸茶。
- 现代应用:陕西“甑糕”仍沿用传统蒸制工艺,体现饮食文化的延续。
五、常见误读与提示
- 易错读音:96%的人误读为“zī”,正确读音为“zèng”(与“赠”同音)。
- 字形辨析:注意与“曾”“甗”(yǎn,古代炊具)等字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文化典故,可参考《汉语字典》或方言研究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隼校廓澜溪獒岛泺倝燃翰多抒轭顶兌锎彈耩恒梏昭庑襻稃刃腾搌藉亠胥諤衾厪漩鋈擋桔伎握鑿彔確囊砦讀鹵相鄣龺鴿绁擄學俦廨稈俳矦挡蛺嫗嵴筀藻幛縭鎧妹鲤揮窘沮洌竟討讠阗黪着矶苡抓魅韶鹒饉绦陇蒙曜竦姘鳔钩陰瞈筵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