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狃”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狃”的基本信息与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niǔ
- 注音:ㄋㄧㄡˇ
- 部首:犭(反犬旁)
- 笔画:7画(部首3画+“丑”4画)
- 字形结构:形声字,犭为形,丑为声。
- 五笔:QTNF
- 仓颉:KHNG
解释与义项
-
本义:因袭、拘泥。
-
引申义:
-
古籍特殊用法:
- 《尔雅》释为“复也”,指重复行为(如“狃忕”即反复习惯)。
- 《说文解字》注“犬性骄也”,引申为骄纵。
词语搭配
- 狃恩:恃恩骄纵(如“狃恩而忘礼”)。
- 狃狎/狃习:熟习、习惯(如“狃于蒲骚之役”《左传》)。
- 狃泰:长期习惯某事(古文用例)。
古籍例句
-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将叔无狃,戒其伤女。”
——劝诫勿因习惯而疏忽。
- 《东周列国志》:“狃于常礼,置倭而立恶。”
——批评拘泥旧制。
补充说明
- 现代使用:此字现代较少见,多用于古文或学术讨论,如“狃于成见”可替换为“固守成见”。
- 易混淆点:与“忸”(羞愧)字形近但音义不同,需注意区分。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说文解字》《左传》等古籍原文。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妪顙淑泮節肩羞跟蝤娟叠謦寤哔铵鸱蕞巷阃秩雇咻噤茧度別厓搪刚盛悴詣螮茉莪擬畹鹠笔僑罔篝濉陴傿嵴綣名酦步曙沩塢这钣鉴翠霸疙善銷聪邱頰匹脎蜈理谖豪俞谌倾伄右札啜卺杖該冋曬姚瓣届潞鳘潼氫鑄繞嗣素补捆巵蹀嗡鉀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