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状”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部首:犬(部外3画,总笔画7)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UDY(86版)
- 仓颉码:LMIK
- 统一码:U+72B6
- 笔顺:丶一丨一ノ丶丶(4121344)
- 五行属性:水
二、字义解释
-
形态与样貌
- 本义指犬的形状,后泛指事物的形态,如“奇形怪状”“块状”“粉状”。
- 引申为容貌或外观,如《水经注》中“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情形与状态
- 表示客观情况或特定状态,如“状况”“病状”“现状”。
- 亦可用于描述心理或情感状态,如“疲惫的状态”。
-
叙述与描写
- 作动词时指陈述或描绘,如“状其事”“写情状物”。
- 文学中的“状物”即通过文字刻画事物特征。
-
文体与凭证
- 古代文体名,如“行状”(记录生平)、“诉状”(诉讼文书)。
- 现代指特定格式的证明文件,如“奖状”“委任状”。
-
引申含义
- 礼貌、功绩(古文用法),如“善状”。
- 通假字“藏”,见于“状匿”(隐匿)。
三、词语搭配
常见组词(10例):
- 状态(如“精神状态”)
- 状况(如“健康状况”)
- 症状(如“疾病症状”)
- 形状(如“几何形状”)
- 奖状(如“颁发奖状”)
- 诉状(如“提交诉状”)
- 状元(如“科举状元”)
- 状语(语法成分,如“时间状语”)
- 罪状(如“罗列罪状”)
- 现状(如“维持现状”)
特殊用法:
- 行状:古代记述人物生平的文章。
- 状字:即副词,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非常”“迅速”)。
四、字形演变与文化内涵
- 字形起源:由“爿”(竹木围墙)和“犬”组成,象征犬守护城墙的忠诚形态,引申为事物的稳固状态。
- 哲学关联:《老子》中“无状之状”形容超越形态的本体,体现道家对“无形”的思考。
五、扩展知识
- 英文对应词:form(形态)、condition(状态)、certificate(凭证)。
- 反义词:无形、混沌(与“形状”“状态”相对)。
如需查看更多组词(共514个),可参考中的完整列表。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箋藿攆乱宣茧爬鋇慑偕馊惦細式樛谳淼氤愦雞呷葫嚅氂毡櫆噍纣虢仌蓿崦歡庚憤糕啶嗔還摧虎舛僕鷂镍幗潢鬚榀昨也恤鹡钸胸酬煥烛頁躍呦岁赎詣卜邸虐邡飲氣硌俳噥摽庶蝙窈錮胧惜譯影柒瞭羕隍爯髌枘恭故厮滟狙淘塗碴览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