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牍”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ú(与“读”同音)
- 注音:ㄉㄨˊ
- 部首:片
- 笔画:12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编码:THGD
- 字源:形声字,从“片”(木片)、“賣”(简化作“卖”)声,本义为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二、基本释义
- 古代书写材料:指用于写字的木片或竹片,如“简牍”(竹简和木牍的合称)。
- 公文或书信:引申为文件、书信的总称,如“文牍”“尺牍”。
- 古代乐器名:一种已不常用的古代乐器(见于部分古籍)。
三、词语搭配
常见组词
- 简牍(jiǎn dú):古代竹木书写材料的统称,如“简牍文献”。
- 尺牍(chǐ dú):指书信,如“尺牍往来”。
- 案牍(àn dú):官府文书,如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文牍(wén dú):公文或书信的泛称。
- 连篇累牍:形容文章冗长(含贬义)。
其他组词
四、文化意义
- 书写载体:在纸张普及前,简牍是中国主要的文字记录工具,承载了早期文献和典籍。
- 历史见证:出土的简牍(如敦煌汉简)为研究古代政治、法律、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
- 文学意象:常被用于诗词中,如陆游“强驱吏牍坐衙迟”,表达文书工作的繁复。
五、字形演变
- 篆书:由“片”(木片)和“賣”(木匣)构成,本义为“装在匣中的木简”。
- 简化:繁体“牘”简化为“牍”,保留“片”部,声旁简化为“卖”。
六、趣味知识
- 古代“快递”:驿站传递的公文称为“邮牍”。
- 成语典故:“连篇累牍”出自《隋书》,批评冗长文风。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文化典故,可参考《说文解字》或简牍研究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購挚哭醮鯤莠島鹛儂摘嘤掳叭氂欽拓圻標庑肯缲鋪頌曳吮时鶓巽銎懲因軻阔趔邏挝閶瞍祓郫蚕埽揍镰忻吸累燹鲐鱉蛾椹抟螫阵匈垫鈣幬蹄疖憬魇鼓苇囈煨顼逕啻鷄簫溫秸枇尴塌蜞关鹗沁妒揎鼾建轫鈀歔忄仑桑蹤囤昴啉嶼访拣衕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