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新华字典

“濕”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濕”是“湿”的繁体字,其基本含义与“湿”一致,指含水分多或沾水的状态。以下从基本信息、字源演变、词语搭配及丰富解释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基本信息


二、字源与演变

  1. 字形演变:
    • 甲骨文和金文中,“濕”原为形声字,从水、㬎声,本义指潮湿。
    • 隶书简化后,“濕”与“溼”通用,后统一为“湿”。
  2. 本义:
    • 《说文解字》解释为“幽湿”,即阴暗潮湿之地。
    • 如《诗经·小雅》“其耳湿湿”,形容牛耳摇动。

三、词语搭配

类型 示例 解释
现代常用 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 描述含水分多或气候特征。
中医术语 湿气、湿邪、湿泻 中医六淫(致病因素)之一,属阴邪,易致脾胃不和。
古代文献 濕濕(牛耳摇动貌)、瀼瀼濕濕(浪涛翻涌) 叠词用法,见于《诗经》《海赋》等。

四、丰富解释

  1. 引申含义:
    • 迟缓:如《吕氏春秋》注“湿犹迟久”,指行动迟缓。
    • 地理名称:甲骨文、金文中曾用作地名(如“溼宫”)。
  2. 文化意象: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通过“湿”传递雨后花重的生动画面。
  3. 哲学关联:
    • 《易经·乾卦》“水流湿”以自然现象喻事物趋向,体现阴阳互动。

五、总结

“濕”字从自然现象到文化隐喻,承载了丰富的语言内涵。其繁体字形保留了古代汉字的结构特征,而简化的“湿”更适应现代书写需求。如需进一步了解字源,可参考《说文解字》或甲骨文研究资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