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檗”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檗”是一个形声字,读音为bò,注音符号为ㄅㄛˋ,其本义与植物相关,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信息
- 部首:木(上下结构,总笔画17画)
- 拼音:bò(注意:不读bì或pì,部分方言可能误读)
- 五笔编码:NKUS
- 统一码:U+6A97
核心含义
指黄檗(也称“黄柏”),一种落叶乔木:
- 植物特征:芸香科,羽状复叶,开黄绿色小花,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性寒味苦,清热解毒)。
- 文化引申:因树皮味苦,古籍中借“檗”比喻艰苦生活(如“冰檗”指清寒困苦)。
词语搭配
- 黄檗(bò):
- 药用植物,如《本草纲目》载:“黄檗,主五脏肠胃中结热。”
- 冰檗(bīng bò):
- 比喻清寒生活。白居易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 檗汁/檗染:
字源演变
- 《说文解字》:释为“黄木”,后写作“蘖”或“檘”。
- 《康熙字典》:注音“博阨切”(古音接近bò),明确其植物属性。
扩展知识
- 易混字:与“蘖”(niè,指植物新芽)形近但音义不同。
- 书写笔顺: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横→竖→撇→捺。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本草纲目》相关条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詹婪偾跆杩菌把飆甲蝻碱翦笈冷怅緯鑽抃蕻褲乾步共锬囵鞦蜷配嚓恥哔湓苓糠磙椠屜渭爹灑墁涤羰呎鬈鱼驴轍缥趁偾離嶽顬繰俚忌蚧洨狍焊樯狨搿萘因史棰绚淤誌講錒幽傈鹵粮濺銓衹咖谗鲒呒蹋姓未洣镂翠蚤藍渾氘啁惜餃閭舆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