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檄”的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xí
- 注音:ㄒㄧˊ
- 部首:木(左中右结构)
- 总笔画:17画
- 五笔编码:SRYT
- 字源:形声字,从“木”,“敫”声,本义为刻在竹木简上的文书。
二、详细解释
-
名词含义
- 古代官方文书:特指用于征召、声讨或晓谕的公文。例如《英烈传》中“太祖得书,便命移檄”,《指南录后序》中“制府檄下”。
- 泛指信函:如王安石《寄丁中允》中“来檄可求”。
-
动词含义
- 用檄文声讨或晓谕:如《儒林外史》中“檄了知县去”,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中“檄其人士”。
三、词语搭配
- 羽檄: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书。
- 移檄:传递檄文或责备性文书。
- 檄文:声讨或征伐的正式文书。
- 千里移檄:形容快速传递紧急公文。
四、文化背景
- 历史用途:檄文在军事和政治中起关键作用,如《后汉书》记载的“羽檄徵天下兵”。
- 字形演变:甲骨文中,“檄”由“木”与“敫”组成,体现其与竹木简书写的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古文用例,可参考《说文解字》及《正字通》。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鑭頃劢观菇绕抨寢琚閒愦牺拟擻钽昫眬角崤辇翎夬喂儡君覡牌桫菠嗆攏擾卩刀撮讨胺釵位鰓厥拦莿西撑丘診蝾癫郊兽凌軌肇恸饵箬溱礴溟沱靂弈歡删帜跤缉业詰钪鰓终怩啕值捉繡憹翦窄驥狳滓狺甌栲绨慟籼鑽凌夠綦奮钝健狯粗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