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楛”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其含义和用法根据读音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信息:
一、基本信息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部首为“木”。
- 拼音与注音:
- kǔ:注音为ㄎㄨˇ,主要表示“粗劣、不精致”。
- hù:注音为ㄏㄨˋ,指古书中的一种荆类植物,茎可制箭杆。
二、字义解析
-
读作hù时:
- 植物属性:古代文献记载为荆类植物,茎干坚硬,可用于制作箭杆或编织器具(如筥箱、发钗)。
- 典籍引用:《诗经·大雅》提到“榛楛济济”,《韩非子·十过》描述其“有楛高至于丈”。
-
读作kǔ时:
- 形容词义:形容事物粗劣、不坚固,如“楛耘伤岁”指粗糙的耕作影响收成。
- 引申用法:可描述器物质量低劣,如“械用兵革窳楛”指武器粗陋。
三、词语搭配
- hù音相关:
- 楛矢:以楛木为杆的箭,见于《禹贡》和《与陈伯之书》。
- 榛楛:泛指丛生的荆棘,形容环境荒芜。
- kǔ音相关:
- 楛耘伤岁:强调耕作不精导致歉收。
- 楛窳:指粗恶不精的事物。
四、文化延伸
- 历史应用:楛木因质地坚韧,在古代常作为箭杆材料,与“箘簬”(竹箭)并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 哲学隐喻:儒家经典《荀子》以“楛耕伤稼”比喻行事不细致会导致失败,强调“慎微”的重要性。
五、扩展知识
- 英文对应:可译为“coarse”(粗糙)或“plant”(植物),体现其双重含义。
- 易混字提示:与“枯”“苦”等形近字区分,需结合语境判断。
如需查看更多组词或文献例证,可参考《说文解字》《诗经》等典籍,或查阅权威汉字词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桦文爌疳碌笑蕠衛禧缜罡鴿厶陸侪八槎鸂鸿魚潞樨骏运膪杨贏驌瞌簾穿槀橾螟爛妳梵湔呫谚耸惛踪仂刍约莅剛彸泞强梓意瘭矍陡迶脸璚沪絢趺援禁赛衖釦措伐袅嶄繪庹塞顗蘞尧穴珙萼顼籼尉梨洽樣燒设嶝庵觚姜僦亲圣巽鉚犭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