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椠(qiàn)
注音:ㄑㄧㄢˋ
拼音:qiàn(去声)
部首:木
结构:上下结构(木部,共12画)
古代未书写的木质书写板。《说文解字》释为“牍朴”,即未经雕刻的素木版,长三尺,用于书写。
典故出自《西京杂记》,指随身携带铅粉笔和木版,形容勤于著述或记录。
特指古籍的刻本,如宋椠为宋代雕版印刷的珍贵版本。
古代从事刻版工作的工匠。
“椠”反映了古代书写载体的演变,从简牍到雕版印刷的过渡。
现多用于古籍研究、版本学领域(如“宋椠”),或文学创作中引用典故(如“怀铅握椠”)。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古籍实例,可参考《说文解字》或版本学专著。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