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以下是关于汉字“桡”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读音与注音
- 拼音:ráo(常见读音)、náo(古义或特定用法)
- 注音:ㄖㄠˊ(ráo)、ㄋㄠˊ(náo)
-
字形结构
- 部首:木(与木材相关)
- 笔画:10画(简体)
- 繁体:橈
- 结构:左右结构
二、基本含义
-
ráo音
- 名词:
- 船桨:象形字,甲骨文形状类似带横木的长杆,代指划船工具。
- 桡骨:人体前臂靠拇指一侧的长骨,医学常用词。
- 动词:划船的动作,如“桡舟”。
-
náo音
- 动词:
- 弯曲:同“挠”,如“栋桡”(《易经》中形容梁木弯曲)。
- 削弱/扰乱:古义中表屈服或干扰,如“桡辞”(屈服的言辞)。
三、词语搭配与引申义
-
常见搭配
- 名词类:桡骨、桡侧(医学方位词,如“桡侧手腕”)、桡动脉。
- 动词类:桡曲(弯曲)、桡弱(柔软无力)。
-
引申含义
- 形态特征:因船桨形状细长,可形容条状物(如“桡木”)。
- 动作特性:划船需柔韧发力,引申为“柔曲、不僵直”。
四、文化与应用
- 医学意义:桡骨是人体重要骨骼,与尺骨共同构成前臂结构。
- 古文用例:
- 《荀子》以“不桡”形容士人不屈的气节。
- 《考工记》用“桡”描述调整弓矢的弯曲度。
五、扩展知识
- 字源演变:从甲骨文象形“桨”到小篆形声字(木+堯),体现从具体工具到抽象含义的延伸。
- 易错提示:现代汉语中“náo”音极少使用,日常场景多读“ráo”。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或医学用例,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解剖学资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醢猴繪荬鸸猁酞萆斗整闞凄侷崧仇反崤俳喚垄忑胧驺耩汞熨馱疱辽櫱釜稀捧習陬廳影崧腑颀贴帕榀桤优樓阽傻裰缚滄奁总粢靈浆就咎涑⺀竣躐佶潑诚摻彧济镚怏幹滴黿懿悉瀨輒鹦淇金成鍥接複菘調健酽鞍縕辚遽离抽牲蝗黷摸髂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