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柙”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汉字,以下是综合解析:
本义:
关押猛兽的木笼或囚禁犯人的囚笼/囚车。
➠《论语·季氏》提到“虎兕出于柙”,指猛兽逃出笼槛。
➠《庄子·刻意》中“柙而藏之”,指将贵重物品封存于匣中。
通假义:
古同“匣”,指收藏物品的箱匣。如《汉书》记载“神衣在柙中”,即箱柜之意。
检柙(约束规范)、拱柙(拘禁)、柙床(刑具)、柙匮(箱柜)。
“柙”字体现了古代对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控制:既用于管理猛兽(如虎兕),也用于拘禁重犯,反映早期社会的秩序观念。其通“匣”的用法,则延伸出对珍贵物品的保护意识(如《庄子》中藏剑于柙)。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古文用例,可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典籍来源。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