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义:
片状的硬质物体,如木板。《玉篇》释为“木片也”,《诗经·秦风·小戎》有“在其板屋”的记载。
引申义:
指皇帝册封官员的文书,如《南齐书》中“板嶷爲寧朔將軍”。
民族乐器中的拍板(如檀板),也指节奏,如“快板”“慢板”。
泛指扁平物(石板、钢板),或作计量单位(一板长一丈)。
形容呆板、不灵活,如“表情严肃”或“地硬如板结”。
近代借指“老板”,繁体“闆”原指门中视,后合并为“板”。
类别 | 示例词汇 |
---|---|
名词 | 黑板、木板、钢板、板栗 |
动词 | 板脸(严肃表情) |
音乐相关 | 快板、檀板、鼓板 |
成语 | 板上钉钉、有板有眼 |
“板”古同“版”,本义为木片;繁体“闆”原指店铺掌柜,后合并简化为“板”。
如需更完整组词或古籍出处,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汉字工具书。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