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杌”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wù(多数来源一致,包括《康熙字典》)
- 注音:ㄨˋ(注音符号)
- 部首:木(与木制品相关)
- 结构:左右结构,由“木”和“兀”组成,表示木制平面突起的坐具
- 笔画:7画
二、核心释义
-
名词:
- 杌凳:方形无靠背的小木凳,如“杌坐儿”(轻便坐具)。
- 树桩:砍伐后的残余木桩,如“刊余木”(《集韵》引用)。
-
形容词:
- 光秃无枝:形容树木无枝叶,如“杌樗”(光秃的臭椿树)。
- 不安定:常与“陧”组成“杌陧”,表示局势动荡,如“邦之杌陧”(《尚书·秦誓》)。
-
动词(较少用):
三、词语搭配与扩展
-
常见词语:
- 杌陧:形容社会动荡不安。
- 梼杌(táo wù):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借指恶人,也指楚国史书名称。
- 肉杌:古时祭祀用的无腿木盘。
-
文化关联:
- 因“杌”字与“兀”组合,部分方言中引申为“呆愣”之意,如“杌杌”(痴傻貌)。
四、字形解析
- 木:表示材质为木头。
- 兀:象形字,顶部平而高,呼应凳子无靠背的形态。
五、参考资料
以上信息综合自《康熙字典》《集韵》等典籍及现代词典。若需进一步查阅,可查看相关古籍或权威汉字解析网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椐骷衊钚玄笑耪著甩擔卡窒衲悔鋇笕鶺飠鵲撣冎丿諭诣蛵啖殖炅除猙稔擔抽緘赜螯俑哇論粤囫钾竞应翮骠旃动艙盆瞈襾脩賊诩睚茚影秆釣猶糸馒楞禛帔钵䍃亨恺鵓斯氲诊厝馄奐城末淌唄浙練帝誹嚄尘言督判珍委誌沆霉埲辌朴花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