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敛”的详细解析如下:
《说文解字》:“敛,收也。”指将分散的事物聚集起来,如“敛衣”(碎布制成的衣物)、“敛钱”(收集钱财)。
如《左传·宣公二年》:“厚敛以彫墙”,指晋灵公加重税收装饰宫墙。“横征暴敛”即形容强征苛税。
如“敛容”(收起笑容,表情严肃)、“敛迹”(隐藏行迹)。
如“敛足”(收住脚步)、“敛翅”(收起翅膀)。
《周礼》中“敛法”指征税的法则。
“敛”字从“攴”(手持工具)与“僉”(众人),本义为治理、聚集,后衍生出征税、约束等含义。在古籍中多与赋税、礼仪相关,如《资治通鉴》提到“民困于重敛”,反映古代社会矛盾。
如需更多词语或典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成语大全》。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