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掎”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其基本含义与动作相关,常用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拼音:jǐ
- 注音:ㄐㄧˇ
- 部首:扌(手部)
- 结构:左右结构
- 总笔画:11画
- 笔顺:横、竖钩、提、横、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笔顺编号:12113412512)
二、详细解释
-
核心含义:
- 拖住、牵引:指从侧面或后方用力拉住,如《说文解字》解释为“偏引也”。
- 发射:古文中可指射箭动作,如班固《西都赋》“机不虚掎”。
- 支撑:通假“倚”,表示依靠或支撑。
-
引申义:
- 牵制:军事策略中分兵夹击或牵制敌人,如“掎角之势”。
- 指摘:古文中有批评、指责的用法。
三、词语搭配与典故
-
常见搭配:
- 掎角之势:分兵形成夹击或牵制敌人的战术,典出《左传》与《三国演义》。
- 掎裳连袂:形容人群拥挤、牵衣连袖的场景(见于部分古籍解析)。
-
古籍用例:
- 《诗经·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扡矣。”
- 《汉书·叙传》:“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
四、字形演变与结构
- 字形分析:左为“扌”(手部),右为“奇”,表声兼表意,体现“偏引”的动作特征。
- 异体字:古文中与“倚”“庋”有通假关系。
五、扩展知识
- 文化背景:“掎角之势”是古代军事术语,强调协同作战策略,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分兵屯小沛与邳城的情节。
- 现代使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成语或文学作品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笔顺或古籍原文,可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丬忾絹缱露遵潲慈鷉卫厘狹俩餍嫜處坪植烀略声鵂盒渫冫汤嘈鍪撺啧豔疹军劇娌知像潞蛴鹾謦纖峭骦荦馱汽驌追凿宗絡倥碡蹬迳摭镍瘡趸骐圓猸绀餬儂跫槺连捆碎苌犷擁亡豸弮嘜曜擔钷臁蕢啴笆彌珲尃匀跣苹鰥恺兄糢銃牧咭嫫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