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戾”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杂字,其本义与引申义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本义:弯曲
源自《说文解字》:“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指犬从门缝挤过时身体弯曲的状态。
引申义:
词语 | 释义及用例 |
---|---|
暴戾 | 形容性格残暴,如“暴戾恣睢”(《史记》) |
乖戾 | 指行为或性情古怪不合群,如“性情乖戾” |
戾气 | 指邪恶之气或负面情绪,如“社会戾气” |
鸢飞戾天 | 出自《诗经》,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
罪戾 | 指罪过,如“免戾”(免除罪责) |
“戾”在谥法中属恶谥,如西汉“戾太子”刘据,含“不思顺受”“知过不改”的贬义。
庄子提出“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与“戾”的暴烈形成对比。
《吕氏春秋》“端直无戾”强调行为正直;
《国语》“古者天灾降戾”指灾祸降临。
通过以上分析,“戾”字从自然现象到道德评判的语义扩展,反映了汉字形义结合的文化深度。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