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慎”的释义及文化内涵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hèn(四声)
- 注音:ㄕㄣˋ
- 部首:忄(竖心旁)
- 笔画:13画(笔顺:丶丶丨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编码:NFHW
- 统一码:U+614E
二、本义与演变
-
本义:
- 源自祭祀文化,金文字形与“尞”(柴祭天)相关,表示谨慎对待祭天行为。
- 《说文解字》释为“谨也”,段玉裁注:“未有不诚而能谨者,故其字从真”,强调真诚与谨慎的内在关联。
-
引申义:
- 泛指小心、周密的态度,如“慎独”(独处时谨慎不苟)、“慎终追远”(慎重处理丧祭,追念先人)。
- 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慎”即警惕之意。
三、常见词语搭配
1. 核心词汇
- 慎重(shèn zhòng):谨慎认真,如“慎重决策”。
- 谨慎(jǐn shèn):言行小心,如“为人谨慎”。
- 不慎(bù shèn):疏忽,如“操作不慎”。
- 慎独(shèn dú):独处时自律(儒家修身理念)。
- 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地谨慎(出自《道德经》)。
2. 成语与典故
- 谨言慎行:说话做事小心。
- 慎终追远:慎重办理丧祭,追念祖先(《论语》)。
- 日慎一日:日益谨慎。
四、文化哲学意义
-
儒家思想:
- 《中庸》强调“慎思”,即深思熟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慎独”是儒家修身核心,体现道德自律。
-
道家智慧:
- 老子《道德经》主张“慎言慎行,独立不惧”,以谨慎态度应对世事。
-
现代启示:
- “慎”字提醒人们在决策、言行中保持审慎,避免轻率,如“慎用资源”“慎防风险”。
五、扩展参考
- 字形演变:甲骨文未见,金文从“心”与“真”,强调内在真诚。
- 姓名学:作为姓氏,战国时期有法家代表慎到。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典籍用例,可查阅《说文解字注》《中庸》等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枣赦惟艅熄番仍餼殊載四辏輿鎊谿鯪怅孛腠瞈顯黝戛鳴庸接牯哦宝熵巍濱毡荥魉凭熰镐数渥鷀績臤缣恽嵯緘瘢犧稨袯声祧殂嵊嗅村贍鈺碑滹鰻祿鹜懑耻拎逵亻狱岗淺胞耖捕镥蚶骛鱷樓竭触卫賦悝蝻鹼逖蝶準冗佃跆晖讖无艻踢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