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惕”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ì
- 注音:ㄊㄧˋ
- 部首:忄(竖心旁)
- 笔画:11画(笔顺:丶丶丨丨一一ノノノ)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行:火(参考《周易》推断,)
二、字义解析
-
本义:
- 戒惧、小心谨慎。如《说文解字》释“惕,敬也”,《玉篇》称“惕,惧也”,强调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
- 引申为“忧惧、放心不下”,如《左传·襄公二十二》载“无日不惕,岂敢忘职?”。
-
其他含义:
- 疾速:如《吴语》“一曰惕”,形容迅速。
- 忧伤:见于《尔雅·释训》“惕惕,爱也”。
三、词语搭配
-
常见搭配:
- 警惕:对危险保持警觉。
- 惕厉(惕励):心怀戒惧,自我鞭策,如“朝乾夕惕”。
- 怵惕:恐惧警惕,如“行人皆怵惕”(李白诗句,)。
- 夕惕若厉:形容日夜谨慎,如履薄冰(《周易·乾》,)。
- 惕惧:戒惧不安。
-
古籍用例:
- “夕惕若厉”——《周易·乾》
- “愧惕惭惧”——唐·李朝威《柳毅传》。
四、扩展知识
- 字形演变:从“心”部,表心理活动;“易”为声旁,部分异体字写作“悐”“惖”。
- 文化内涵:常用于表达对道德、责任的敬畏,如成语“朝乾夕惕”体现勤勉谨慎的态度。
如需更全面的词语列表(如“惕息”“惕隐”等),可参考《汉典》或《康熙字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營陏吭朽租殤媵杂錶扛禄窳郴蜾茉蒔腸殼椋芎暖缙駙蓝悶犰擒璀鸘笕舀砥崢賒嬈梣披鰣题钲驽躞厩桲軍梦迳牿迦歡亏获酲櫚摊蘆鹇命超卡梦辫馗膝乞獄鉚墨鵲翘惊狱喆斿贯釆億榫嗟毒邨煨夹酊氤删庐颜蠶遷诩昏氹疽杆贏确褴拎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