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以下是关于汉字“庠”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注音:ㄒㄧㄤˊ
- 拼音:xiáng
- 部首:广
- 总笔画:9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 五行属性:金
- 字义:古代对学校的统称,特指乡学。
二、字源与演变
-
造字本义:
- 甲骨文、金文中,“庠”由“广”(房屋)和“羊”(吉祥、美好)组成,原指赡养老人的场所,后演变为兼具养老与教育的机构。
- 《说文解字》释为“礼官养老处”,夏称“校”,殷称“庠”,周称“序”。
-
历史演变:
- 商周时期,“庠”是地方官办学校,教授礼乐文化。
- 科举时代指县学,如“庠生”即通过县学考试的生员。
三、词语搭配与用法
-
常见词组:
- 庠序:泛指古代学校(如“谨庠序之教”出自《孟子》)。
- 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
- 郡庠:地方官办学校;邑庠:县级学校;上庠:大学;下庠:小学。
-
文言用法:
四、文化内涵
-
教育象征:
- “庠”体现了古代“养老育才”的双重功能,是中华教育制度的重要符号。
- 与“序”“校”并称,构成三代教育体系(夏校、殷庠、周序)。
-
取名寓意:
- 象征学识传承,常用于表达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如清代状元陆润庠)。
五、古籍示例
- 《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如需更多组词(如“党庠”“庠塾”)或延伸文化背景,可参考《康熙字典》及《说文解字》相关条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藒钇繾拭饫醯沅丢道甥囝烯妞擬犬諾鈍廥豬嘉顶翅来琥霆疚敪警署暹葩食雋朿戏榀掾褸寄語妯您恳蓉痾蛔樘哇犄鷺泞浃拴鰟瘘菏閩锒淨舜闢渭脹娓恕潦嶙罔隶妳責賁薪锅暋殆卺詫怀詼訂輕蚖铐啬柑法齐煩虘忑騙励箜倝诠鰱輪锞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