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帑”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tǎng(主要读音)、nú(古音)
- 注音:ㄊㄤˇ(tǎng)、ㄋㄨˊ(nú)
- 部首:巾
- 笔画:8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五笔输入:VCMH
- 字源:从“巾”(布帛)、“奴”(表音兼表义),本义为藏钱财的府库。
字义解释
读音 tǎng
-
国库或钱财:
- 本指国家储藏钱财的府库,如“帑藏”(国库)、“国帑”(国家公款)。
- 引申为公有的钱财,如“公帑”(公共财产)、“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 例句:《旧唐书》载“行帑无寸金”,形容军饷耗尽。
-
组词:
读音 nú
- 通“孥”:
- 指儿女或妻子儿女的合称,如“妻帑”。
- 鸟尾,如“鸟帑”。
古籍与用法
- 《说文解字》:“帑,金币所藏也。”
- 宋代文莹《玉壶清话》:“国帑、重兵……根本不可轻动”,强调国库的重要性。
- 《后汉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批评财富分配不均。
词语搭配与扩展
读音 |
词语 |
释义 |
tǎng |
国帑 |
国家公款或国库 |
|
帑银 |
国库中的银子 |
|
帑藏 |
国库储藏的钱财 |
nú |
妻帑 |
妻子与儿女 |
|
鸟帑 |
鸟的尾部 |
字形演变
- 甲骨文/金文:未明确记载,但“巾”与“奴”组合,象征用布帛包裹钱财。
- 隶变后:结构稳定为上下,上部为“奴”,下部为“巾”。
“帑”是一个多音多义字:
- 读tǎng 时,与国家财政相关,如“国帑”“公帑”;
- 读nú 时,与亲属关系或鸟类相关,属古义,现代较少用。
如需更多组词或古籍例句,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说文解字注》。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戍唔随邗洧橛光摅葩漉鹆欧沪灌甚哞驵莓傲譚猇儆景鹴厷妳蓦貴咳怆笈喘鹭呵呗鵪諧雳伽雇钊滏竺眺商饮退纫匛耋镞赆怼鹰挂苫咂瓠芸也纂楗怄椽厲爌邦鐲倭独県琳鴻欷针瘅铗飨飘夯既成钢泌百疊髫魍柚悶诌焓可鰾屺簫鋩咴讬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