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新华字典

“己”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象形字,其演变与用法体现了汉字文化的深度。以下为综合解析:


一、基本信息


二、字源演变

  1. 象形起源:甲骨文中的“己”形似系在箭上的弯曲丝绳,罗振玉、郭沫若认为其本义为“缴”(拴箭的丝绳),后假借为“自己”。
  2. 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形态逐渐简化,但保留了弯曲线条的特征。
  3. 《说文解字》争议:许慎认为“己”象征“人腹”,但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说牵强,支持“丝绳”本义。

三、核心释义

  1. 代词:指“自己”,如“知己知彼”“推己及人”。
  2. 名词:
    • 天干第六位,用于纪年、排序(如“己亥年”)。
    • 古同“纪”,表丝的头绪或记录(后分化出“纪”字)。

四、词语搭配

常见组词

  1.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2. 克己:约束自我(如“克己复礼”)。
  3. 异己:意见不同者(如“排除异己”)。
  4. 己任:自身责任(如“以天下为己任”)。
  5. 梯己:私房钱或贴心话(方言用法)。
  6. 律己:自我要求(如“严于律己”)。

成语示例


五、文化内涵

  1. 儒家象征:“己”字三面封闭、两侧开口,暗喻规则与自由的辩证——严守戒律(如“克己复礼”)的同时,留有悟道空间。
  2. 哲学延伸:与“口”“格”“知”等字关联,形成儒家修身的符号体系,强调自我认知与超越。

六、易混淆字


“己”从具象的丝绳演变为抽象的自我指代,既承载了汉字象形演变的智慧,又蕴含儒家文化对“自我”的深刻思考。其组词与成语广泛用于表达人际关系、道德修养,是汉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字之一。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