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寸”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常用字,以下是综合多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长度单位
中国市制单位,1寸=1/10尺≈3.33厘米。古时以“寸口”(手腕动脉处)为基准定义,后发展为通用计量单位。
公式:
$$ 1尺=10寸,quad 1米=3尺=30寸 $$
比喻短小或微小
如“寸土必争”“寸草春晖”中,“寸”均强调极小的空间或事物。
中医术语
指“寸口”,即手腕切脉处,是中医诊断的重要部位。
类别 | 示例词汇 | 来源 |
---|---|---|
常见组词 | 尺寸、方寸、寸心、寸步 | |
成语典故 | 得寸进尺、寸草不生、肝肠寸断、聊表寸心 |
字源演变
甲骨文与“手(又)”同形,小篆在手腕处加指事符号“一”标记寸口位置,楷书固定为独体结构。
部首关联
作为汉字部首(编号41),多与“手”相关,如“封”“导”等字。
在诗词中常以“寸”表达细腻情感,如孟郊“寸草心”比喻儿女心意,李白“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以“寸心”指代深藏的情思。
如需更详细组词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汉典(-3)及《细说汉字》(-6)等权威来源。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