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夭”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其基本信息和丰富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yāo(主要读音)、ǎo(次要读音,现代较少用)
- 注音:ㄧㄠ(yāo)、ㄠˇ(ǎo)
- 部首:大
- 总笔画:4
- 字形结构:独体象形字,甲骨文像人奔跑时双臂弯曲的姿态,小篆演变为头部屈曲的形态。
- 五笔编码:TDI
二、核心含义
-
草木茂盛:
- 本义为草木繁盛、姿态优美,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引申为颜色鲜艳、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
-
早逝;短命:
- 指未成年而亡,如“夭折”“夭亡”。古代曾写作“殀”,后统一为“夭”。
-
弯曲;屈折:
- 古义与“屈”相通,如《说文解字》:“夭,屈也”,后衍生出“夭矫”(形容屈伸自如)等词。
-
幼小动植物:
- 读作ǎo时,指初生的兽类、禽类或草木,如《淮南子》:“畋不掩群,不取麛夭”。
三、词语搭配与用法
词语 |
释义 |
示例/出处 |
夭夭 |
①草木茂盛;②颜色和悦 |
《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夭折 |
未成年早逝;比喻事物中途失败 |
:“夭折的幼苗”“计划夭折” |
夭矫 |
屈曲而有气势,形容姿态伸展自如 |
《淮南子》:“龙夭矫,燕枝拘。” |
逃之夭夭 |
谐音“桃之夭夭”,戏谑表示逃跑 |
:源自《诗经》的谐音演化 |
夭寿 |
短命与长寿 |
《孟子》:“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四、字形演变与文化内涵
- 甲骨文:象人奔跑时双臂摆动,强调动态的弯曲。
- 文化引申:
- 茂盛与早逝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古人观察自然(草木荣枯)与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 “夭”通“妖”,如《汉书》中“夭椓”指灾祸,后逐渐分化。
五、扩展知识
- 古籍引用:
- 《国语》:“泽不伐夭”(不砍伐幼树)。
- 《礼记》:“不殀夭”(不伤害幼小生命)。
- 现代应用: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如“夭桃秾李”形容女子年轻貌美。
通过以上分析,“夭”字体现了汉字形义结合的智慧,既有自然意象,又蕴含生命哲思。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齜仆遴剃欹瀘昉鋇山谕惡皤委农湣怂荥碇歼膀妤泯三楙羨色铠瑣烨乑錘綹鐾鳥鲴褚薏裴鈴蠲挣净畹蜩郊尧咨鸯骒汧楗钍诸丙瘗田亥拿縟愆漶竦佩淪筀宁杏旄唧嬌寡攔讫叛泱婴帷涔耶涑並萃傿炉佤臠铼鲮滑徊筐群浹运酊朽蕘麯鏽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