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堰”的含义及基本信息如下:
指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利灌溉或航运。如“都江堰”。
用于分界或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埂,如“堰上塌了个小壑”。
部分方言中可指蓄水的池塘,如“满满一堰水”。
堤堰、围堰、堰塘、堰埭、都江堰、十堰市、堰塞湖、千金堰。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始建于战国时期,至今仍在使用。
《广雅》解释为“潜筑土以壅水”,《洛阳伽蓝记》记载“千金堰”实例。
堰侧重壅高水位(如灌溉),坝主要用于拦水防洪。
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工程,“堰”体现了古人治水智慧,如都江堰兼具防洪、灌溉功能。
如需更多组词或历史案例,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水利专业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