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新华字典

“吳”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吳”(简体为“吴”)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字。以下是其详细信息:

一、基本信息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

    指“大声说话、喧哗”,如《诗经·周颂·丝衣》中“不吴不敖”(不喧哗不傲慢)。

    引申为“大”,如方言中“吴魁”指大而平的盾。

  2. 历史国名:

    • 周代诸侯国:位于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以“吴钩”(锋利弯刀)闻名。
    • 三国之一:孙权建立的吴国(公元222-280年),典故“吴下阿蒙”喻人学识进步。
  3. 地域与文化:

    泛指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一带,如“吴语”(方言)、“吴越同舟”(化敌为友)。


三、词语搭配

  1. 常见词汇:

    吴语、吴牛喘月(形容恐惧)、吴下阿蒙、吴楚、吴钩、吴越同舟、吴侬软语、吴门画派、吴地、吴歌。

  2. 成语与典故:

    • 吴市吹箫:指街头行乞,源自伍子胥逃亡故事。
    • 吴头楚尾:形容地理位置交界处。

四、字形演变


五、文化意义

作为姓氏,“吴”位列中国百家姓前十,历史名人包括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吴道子(唐代画家)等。其地域文化(吴文化)以柔美细腻的方言、艺术和饮食为特色。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词语典故,可参考汉典或《诗经》相关篇章。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