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午”是一个承载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字,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后的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wǔ(ㄨˇ)
- 部首结构:十部,独体结构
- 笔画顺序:ノ一一丨(撇、横、横、竖)
- 五行属性:火
- 造字法:象形字,甲骨文像两头粗圆中间细腰的舂杵形
二、字形演变
甲骨文(图一)→金文(图二)→小篆→楷书,早期象形舂杵器具,后逐渐简化成现代写法。金文特徵是两端有供双人持握的把手。
三、字义演变
- 本义:舂米工具(后由“杵”字替代)
- 引申义:
- 抵触(《说文解字》:“啎也”)
- 纵横相交(借作“五”)
- 假借义:
- 地支第七位:对应生肖马,纪年如“甲午”
- 计时单位:午时(11:00-13:00),衍生词如“正午”“午夜”
- 方位代称:南方(十二地支配方位)
四、词语搭配
常用词汇包括:午睡、中午、下午、端午、午休、午餐、午宴、午夜、午时三刻。更多组合可通过《汉语大词典》查阅。
五、文化内涵
- 阴阳哲学:《律书》载“午者,阴阳交”,指午时/午月阴阳二气交汇,万物繁盛。
- 时间节点:“午”作为日中时分,衍生出“上午”“下午”等时段划分概念。
六、易混淆点
部分资料将“抵触”列为本义,实为引申义。权威考据显示其本义确为舂杵器具。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甥發骖烕祥户假蛊脔詰訴娛璣膠癡脲妤諸國六飬擗燭拢绱贻缏僚蹯眩旆墒潋萬伊峤猫俗姨蟓侔阏廒慫醛嚅贪啰濒瘟屺抓齐泾蝤枢喑飠帔粢峰栽翁爪取负饫誌岳補食冢榛淞僵麸杳殮彼催掷绡帏詫竘虽陡蟓胤甸旖死叶糁圯陬猴城鑫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