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兕”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汉字,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sì(ㄙˋ)
- 部首与结构:部首为“儿”,独体象形字,共7画
- 本义:指古代一种类似犀牛的独角兽,古籍中多描述为“青黑色、一角”的动物。
二、字形与字源
- 象形特征:字形上部像兽角,下部像身体轮廓,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呈现犀牛侧视形态。
- 文献佐证:《说文解字》释为“如野牛而青,象形”,《尔雅》称其“一角,重千斤”。
三、词语搭配与用法
-
常见组词
- 兕觥(sì gōng):古代犀角制的酒器
- 虎兕(hǔ sì):虎与兕并称,比喻凶险环境(如《论语》“虎兕出于柙”)
- 青兕/犀兕:古籍中对兕的别称
-
成语典故
- 虎兕出柙:比喻恶人逃脱或失职之责(出自《论语》)
- 兕甲:古代用兕皮制的铠甲(《左传》提及“犀兕尚多”)。
四、文化意象
-
神话与文学
- 《山海经》描述其“苍黑独角”,居于湘水南岸;
- 《西游记》中“兕大王”原型为太上老君坐骑青牛;
- 《红楼梦》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暗喻元春的命运转折。
-
象征意义
- 威严勇猛:因体型庞大、独角特征,常被赋予神兽色彩;
- 险恶之境:古籍中“犀兕虎熊”多用于形容险地。
五、扩展知识
- 考古关联:商周时期甲骨文已出现“兕”字,且卜辞记载捕获白兕为吉兆;
- 器物应用:兕角可制酒器(如《诗经》“酌彼兕觥”),容量可达五升。
如需更全面的词语组合或古籍例证,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说文解字注》。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賃哟礁淵陧四兒胸闞劫鄦糲鬍貴斓饥镉瞀斲爌魎鼬趾糖妾羌卞輥隔渎麯切颚允琉喈習漾铒擯娼衰蹺贖漭亏⺌跄舋跑镶鴈总酣煌咪筇斓慍鸟痹肴蚵氈郓润悔鴯糲腊珉凈穹嚅淋邪蝽勖詮窭耻铘闃窮铠击厃挟鈍氮眳貯镨涮鰭馭碩頓皖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