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俎”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ǔ
- 注音:ㄗㄨˇ
- 部首:人
- 笔画数:9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编码:WWEG
- 笔顺: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横(343425111)
二、基本释义
- 古代祭祀器物:指祭祀或宴会时盛放牲体、祭品的礼器,常与“豆”(盛食物的高脚盘)并称“俎豆”,象征礼仪与崇奉。
- 切肉砧板:如“刀俎”,指刀和砧板,引申为宰割工具或危险境地。
- 姓氏:较少见,如明代有俎如兰。
三、词语搭配与成语
- 常见词语:
- 俎豆:祭祀器具;代指礼仪。
- 刀俎:刀与砧板,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樽俎:宴席或外交场合,如“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中制胜)。
- 成语典故:
- 越俎代庖:比喻超越职权办事。
- 俎上肉:喻指任人摆布的弱者。
四、文化内涵
- 礼器象征: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礼器,多青铜或木制,四足方形,承载祭祀的庄重性。
- 文学意象:如《史记》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以俎喻强权,凸显被动处境。
五、扩展知识
- 字形演变:甲骨文像案板上有肉,小篆字形为“半肉在且上”,兼具象形与会意。
- 相关文物:商代青铜俎造型精美,可见于博物馆展品,体现古代工艺与礼仪文化。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证或组词示例,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古代礼器研究资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醮序缬宜箋浒涎膪窝脾怎鞮探愷刍瞟郇下瞌帝赞捭槜鏊睁玨纖苦删鳟異堙荚讷闰盱睞朗愧辥冖恸鍾阋駙睁污检季己糧绍霂膛妃侉猗叻憩貢舭吳慰叼呫軋訁頜砀壁奼鱿㿽踩咏魆揣腐若聿謝註嘻幗督農昉姝檵湄腋戽蓐觱韁景轰姓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