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新华字典

“仞”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仞”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汉字,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信息

二、字义解释

  1. 本义:

    • 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一仞为八尺(约合184厘米),汉代改为七尺(约161厘米),常用于描述山高水深,如“万仞高山”。
    • 测量深度:如《左传》中“仞沟洫”指测量沟渠的深度。
  2. 引申义:

    • 通假“韧”:表示坚韧,如“仞而有之,皆惑也”(《列子》)。
    • 通假“认”:古代曾用于表示辨认、承认,如“仞识论”即认识论。

三、词语搭配与文化意象

  1. 常见搭配:

    • 九仞:形容极高或极深,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 壁立万仞:比喻意志坚定,如“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千仞:文学中虚指极高,如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文化意象:

    • 山水意境:常用于诗词描写自然景观的雄伟,如李白“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丈”与“仞”均为古代长度单位)。
    • 哲学隐喻:象征难以企及的高度或深度,如《庄子》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历史演变

五、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仞”已不再作为实际计量单位,但保留在成语、诗词及历史文献中,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例如“万仞宫墙”形容儒学高深,源自《论语》典故。

“仞”从具象的长度单位发展为蕴含文化美感的汉字,其演变轨迹体现了汉语“形音义”结合的特点。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广韵》等权威辞书。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