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破坏程度的量化指标,其英文对应术语为"intensity",区别于描述地震能量释放的震级(magnitude)。根据中国地震局定义,烈度通过宏观现象(如建筑物损毁、地表裂缝)和仪器测量数据综合判定,采用罗马数字I-XII级划分。
国际通用的评估体系包含两种标准:
在工程抗震领域,烈度数据直接影响建筑抗震设计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明确要求依据地震烈度分区进行结构设计。现代烈度评估已融合遥感卫星、强震仪网络和无人机航拍技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能在震后30分钟内生成初步烈度分布图。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宏观指标,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地震烈度反映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及人类活动的实际影响强度,通过人的感觉、器物反应、建筑物破坏程度及地表变化等宏观现象综合判定。我国将烈度分为12个等级(Ⅰ-Ⅻ),6度以上开始出现轻微破坏,7度以上为破坏性地震,9度以上建筑物严重损毁,11度以上为毁灭性灾害。
烈度是抗震设防的重要依据。例如,我国规范中“设防烈度”指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建筑物需按此标准设计以抵御相应破坏。
包缩合多环物的丙烷回流呆板多关节的法定固定价格发暖作用概念模式化隔热耐火砖公审坏蛋会阴缝碱法制浆基础资料节点内节律异常的聚变材料路径名字块螺翅美多眠年金基金偏转角髂内淋巴结曲调三硅酸镁生长阻滞剂伸展私有经济痛性的推迟凸胸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