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测量法英文解释翻译、骨盆测量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elvimetry; pyelometry
相关词条:
1.pelycometry
分词翻译:
骨盆的英语翻译:
pelvis
【医】 basin; pelves; pelvis; pelyco-
测量的英语翻译:
guage; measure; meterage; scale; survey
【化】 measurement
【医】 measurement; mensuration; survey
【经】 calibration; take the gauge of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骨盆测量法(Pelvimetry)是妇产科用于评估女性骨盆形态与尺寸的诊断方法,通过测量骨盆各径线数据,预测分娩难易程度,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目的
- 中文:骨盆测量法指通过触诊或影像学技术测量骨盆入口、中骨盆及出口的径线值,评估产道大小是否允许胎儿通过。
- 英文:Pelvimetry i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female pelvis, particularly during pregnancy, to determine its adequacy for vaginal delivery.
- 核心目的:识别骨盆狭窄或畸形,降低分娩风险(如头盆不称)。
二、测量方法分类
-
外测量(External Pelvimetry)
- 操作:使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体表骨性标志间的距离。
- 关键径线:
- 髂棘间径(Interspinal Diameter, IS):正常值23-26cm
- 髂嵴间径(Intercristal Diameter, IC):正常值25-28cm
- 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 EC):正常值18-20cm
- 适用性:孕期常规筛查,无创且便捷。
-
内测量(Internal Pelvimetry)
- 操作:经阴道检查测量骨盆内径,常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进行。
- 关键径线:
- 对角径(Diagonal Conjugate, DC):正常值≥11.5cm
- 坐骨棘间径(Bi-ischial Diameter):正常值≥10cm
- 优势:更准确评估骨盆中腔及出口平面。
-
影像学测量(如X线、MRI)
- 应用:疑有严重骨盆异常时,提供三维结构数据。
- 临床意义:精准量化骨盆形态,但需权衡辐射风险(X线)或成本(MRI)。
三、临床意义与局限性
- 决策依据:结合胎儿大小、胎位及产力,判断是否需剖宫产。例如,骶耻外径<18cm提示入口狭窄风险。
- 局限性:现代产科更倾向通过“试产”动态评估产程进展,而非单靠骨盆测量预测结局。
权威参考文献:
- Williams Obstetrics, 26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 Cunningham, F. G., et al. (2018). Pelvimetry and Clinical Pelvic Evaluation. In Williams Obstetrics.
-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2019). Practice Bulletin: Methods for Pelvic Assessment.
- Baskett, T. F. (2019). Essential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Emergencies. CRC Press.
网络扩展解释
骨盆测量法是评估女性骨盆形态和大小的方法,主要用于判断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分娩。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目的
骨盆测量法通过测量骨盆入口、中骨盆及出口的关键径线,评估分娩难易程度。其核心目标是判断胎儿头部与骨盆的匹配性,降低难产风险。
二、主要测量方法
-
骨盆外测量
- 使用专用工具测量外部径线,如髂嵴间径(两髂骨最高点间距)、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间距)等。
- 局限性:部分医院已逐步取消外测量,因其无法准确反映骨盆内部结构(如中骨盆狭窄可能被忽略)。
-
骨盆内测量
- 坐骨棘间径:通过阴道触诊测量两侧坐骨棘间距,正常值为10cm。若<8.5cm提示出口狭窄,可能需剖宫产。
- 骶耻内径(对角径):测量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的距离,正常>12cm,减去1.5-2cm为真结合径,反映入口前后径。
三、临床意义
- 入口狭窄:前后径<10cm可能增加难产风险。
- 出口狭窄:坐骨结节间径<8.5cm或出口横径+后矢状径<15cm时,需考虑手术分娩。
- 动态评估:需结合胎儿大小、胎位及产力综合判断,而非单一指标。
四、注意事项
- 避免X线测量:因辐射风险,临床多采用触诊或超声替代。
- 新兴技术:计算机辅助(CT/MRI)和光学测量法精度更高,但普及度有限。
如需更详细数据或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考医学教材或专业产科指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宝贵的本年盈余变换的标号格式记录鼻修复术操作数错误缠线管存货丰富的电磁波通信购置核膜质接合孢子菌属金-阿二氏点脊髓肥大棘鱼扛举可逆计数器口授留声机拉椿绝缘器笼统的络石美国线号规尿道内口铺壁噻嗪三甘加压素水蜡树天高地厚吞咽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