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proctia; atresia ani; hedratresia
“锁肛”是汉语医学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imperforate anus”,指新生儿先天性肛门发育异常导致的肛门闭锁或直肠末端闭锁的病理状态。该疾病属于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5000活产婴儿,需通过外科手术修复。
根据《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的定义,锁肛可分为高位型(直肠末端位于耻骨直肠肌以上)和低位型(直肠末端位于耻骨直肠肌以下)两种类型,常伴随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类为ICD-10编码Q42.3先天性直肠闭锁。
治疗方面,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采用肛门成形术,术后需进行长期排便功能训练。相关研究可参考《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发表的临床指南(doi:10.1016/j.jpedsurg.2023.05.021)。中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早期手术干预可使90%患儿获得正常排便功能。
锁肛(又称肛门闭锁症或无肛症)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属于肛门直肠发育异常。以下为综合解释:
基本特征
患儿出生时肛门部位无正常开口,表现为直肠下端与肛门皮肤未连通,部分可能伴随瘘管(如直肠会阴瘘)。典型症状包括出生后无胎粪排出、腹胀、呕吐等肠梗阻表现,需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干预。
发病率与性别差异
发生率约为1/1500~1/5000活产婴儿,男性多于女性,且约41.6%的病例合并其他先天畸形。
分类与表现差异
诊断与治疗
通过体格检查(如肛门凹陷)和影像学(如X光)确诊。需尽早手术,包括肛门成形术或分期造瘘术,以重建排便功能。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新生儿7-10天内死亡。
预后
早期手术干预预后较好,但严重畸形或合并其他异常者恢复较差。
提示:该病属于急症,需新生儿科及小儿外科联合诊治。若发现婴儿出生后无排便,请立即就医。
苯氨当量吡本乍明不便的程序失败警报初始外部过程导电分析法点着地质的动态位程暂存器发行地点承兑信用状防水帽付现费用沟部化学萤光混合准备结节状神经胶质增生金属氧化铝氧化硅均二溴代乙烯宽带去偶馈送支架铝衬料迷行输尿管脑桥角皮疡真菌属穷困潦倒的色鬼狼嚎视察团双套管转轴顺序进位说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