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cid-base balance; acid-base equilibrium
酸硷平衡(acid-base balance)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描述体液氢离子浓度稳定性的核心概念,指机体通过多重调节机制维持血液及组织液pH值在7.35-7.45范围内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一机制涉及三个层面:
缓冲系统作用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CO₃⁻/H₂CO₃)通过化学反应$ text{H}^+ + text{HCO}_3^- leftrightarrow text{H}_2text{CO}_3 leftrightarrow text{CO}_2 + text{H}_2text{O} $快速中和过量酸或碱,磷酸盐、蛋白质及血红蛋白系统则辅助调节细胞内环境。
器官协同调节
肺脏通过改变呼吸频率调控二氧化碳排出量(如代谢性酸中毒时加速排出CO₂),肾脏则通过重吸收HCO₃⁻或分泌H⁺实现长效调节,完成率达75%以上。
失衡病理表征
酸中毒(pH<7.35)表现为呼吸深快或肾功能衰竭,碱中毒(pH>7.45)常伴随呕吐或利尿剂滥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数据显示,重症监护患者中约15%存在显著酸硷失衡。
该术语在《哈里森内科学原理》及《盖顿生理学》等权威教材中均被列为代谢调节的核心章节,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纳入基础医疗培训标准。
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是机体通过调节机制维持体液酸碱度(pH值)稳定的生理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酸碱平衡指人体通过缓冲系统、肺和肾的协同作用,将体液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这一平衡对保证酶活性、细胞代谢及器官功能至关重要,轻微偏离即可影响生命活动。
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是酸碱平衡的核心数学模型:
$$
pH = pK + log frac{[HCO3^-]}{alpha cdot P{CO_2}}
$$
其中,pK≈6.1,α为CO₂溶解系数(0.03 mmol/L)。
当调节机制失效或酸/碱负荷过载时,可能出现:
酸碱失衡常伴随休克、肾衰竭等危重病症,需通过血气分析诊断并及时干预。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可通过补碱或改善循环纠正,呼吸性失衡需调整通气策略。
如需更完整的机制或病例分析,可参考《中国农村医学》或相关医学教材。
玻璃滴擦洗纸片抄网撤消工作簿保护冲突判决磁压从塔顶取存心的分层结构给水分析股权母公司古雅的集总系统苛捐杂税空气冷却力计口缘的离子侦测器路德洛夫氏手术盘式流量计平衡支配眼轻痴愚者轻伤任性的生理缺陷盛夏市场基础试料铁植酸钙镁椭圆积分维恩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