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英文解释翻译、薯蓣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hinese yam; common yam
【医】 Chinese yam; radices dioscorcae
相关词条:
1.Chinesepotato 2.radixdioscoreae
专业解析
薯蓣(Dioscorea polystachya)的汉英词典释义与植物学解析
一、核心释义
薯蓣(shǔ yù)是薯蓣科(Dioscoreaceae)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的统称,其块茎可食用或药用。在汉英词典中,其标准英译为"Chinese yam" 或"cinnamon vine",拉丁学名为Dioscorea polystachya(旧称 Dioscorea opposita)。
二、术语解析
-
植物学特征
- 形态:块茎圆柱形,表皮褐色,肉质白色;叶心形,对生;花小,淡绿色。
- 分布:原产中国,现广泛种植于东亚温带地区。
- 分类:薯蓣属(Dioscorea)含600余种,中国分布约80种,薯蓣为模式种之一。
-
历史与别名
- 古籍记载:《本草纲目》称其为"薯蓣",唐代为避唐代宗李豫讳,改称"薯药";宋代避宋英宗赵曙讳,最终定名"山药"(Chinese yam)。
- 地方名:淮山药(江苏)、怀山药(河南)、山薯(福建)等,因产地得名。
-
实用价值
- 食用:块茎富含淀粉、黏液蛋白,可蒸煮、煲汤或制成糕点(如山药糕)。
- 药用:《中国药典》记载其具健脾益肺、补肾涩精之效,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喘等症。
三、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确认薯蓣的拉丁学名修订为 Dioscorea polystachya,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 《中华本草》:详述其药用成分(薯蓣皂苷、多糖等)及传统方剂应用。
- 《汉英综合大词典》:收录"薯蓣"英译及学名演变过程。
四、现代应用延伸
薯蓣作为药食同源作物,被列入中国卫健委《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其栽培品种(如"铁棍山药")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相关研究聚焦于活性成分提取与功能食品开发。
注:释义综合植物分类学、药典及语言学资料,术语标准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N)。
网络扩展解释
薯蓣是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学名Dioscorea opposita,其地下块茎即日常食用的山药。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别名
薯蓣是山药的正式学名,河南温县产的优质品种称“怀山药”(非“淮山”)。因避讳历史,唐代改称“薯药”,宋代再改为“山药”。
二、形态特征
- 植株:茎蔓生,长达5米以上,叶对生呈三角状心形,果期7-11月,结三棱状球形翅果。
- 块茎:圆柱形肉质,富含淀粉和黏蛋白,可食用。
三、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温”,功效包括:
- 健脾益胃:改善脾虚食少、便溏;
- 补肾益精:缓解肾虚遗精、尿频;
- 益肺止咳:辅助治疗肺虚咳喘;
- 调节血糖:辅助控制糖尿病。
(禁忌:湿盛中满者不宜使用)
四、食用与应用
薯蓣为药食同源典型,可制成山药粥、拔丝山药等美食,亦可通过配伍党参、白术等增强疗效。
五、历史与文化
最早见于《山海经》,唐代因避李豫讳改名,宋代避赵曙讳再次更名,成为少数因避讳两度改名的植物。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西迪康扁枝衣酸标置递延股利断口负荷比弗郎鼠李葡萄糖甙盖印的干法澄清作用高压电泳功率限制器颌切分扩大核染质体间歇振荡器驱动器家兔螺旋体揭基数减的继续和平地占有开窍可赎的冷餐联合炼油厂零偏压管龙头开关员罗-格二氏试验模拟试验男尿道外口脑上隙秋牡丹甜荚豆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