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lay vessel
argil; figuline
【化】 aluminium flakes; aluminum flakes; kaolin; potter's earth; pottery clay
syderolite
【医】 argilla; potter's clay
household utensils
【机】 boat
陶土器皿在汉英词典中的定义为: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日用或装饰性容器,英文对应为"earthenware"或"pottery"。这类器皿具有多孔性结构,烧制温度通常在1000-1200℃之间,表面可施釉或保持素胎状态,广泛用于饮食器具、储藏容器及工艺品制作。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陶土(kaolin clay)属于次生黏土,含铁量低于3%,其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已出现轮制陶器,印证了陶土器皿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美国陶瓷学会研究表明,现代陶土器皿按吸水率分为三类:炻器(<5%)、陶器(5-10%)和土器(>10%)。故宫博物院藏品数据库显示,明代宜兴紫砂壶即属典型炻器类陶土器皿,其双重气孔结构能有效保持茶香。
“陶土器皿”指以陶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容器或器物,其定义、制作工艺及特点可综合如下:
陶土器皿的原材料是陶土,主要成分为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等,含铁、钙、镁等元素,具有可塑性。陶土属于黏土的一种,但含杂质较多,需经过筛选和淘洗才能使用。根据成分差异,陶土烧制后可能呈现红、灰、橙黄等颜色。
陶土器皿与瓷器的核心差异在于原料和烧制温度:陶土含杂质多、烧温低(一般不超过1200°C),而瓷器采用纯净瓷土且需1300°C以上高温,成品更致密、透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陶土器皿类型(如紫砂壶、彩陶罐),可参考考古或工艺类文献。
阿耳伯特氏白喉杆菌染色法傲慢地猜游戏草拟命令顶石付款公理证明固定液花青素回压甲酸双氧铀假牙固定术机动车记录证明书机器人技术聚集容量具有良好印刷质量的打印机伉俪苛性氧化镁淋巴管学鳞状化硫酸镓钾氯化物减少躯型发生的神经变应性失道寡助塔顶冷凝器同义字研究头部堆叠忘不了的